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访自治区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伍达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的发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藏关怀备至、寄予厚望。”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徐伍达说。
发展是时代永恒的主题。翻开白皮书正文的第一部分“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徐伍达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青藏高原孕育了西藏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生态脆弱、资源贫乏、缺土缺水,自然灾害多发,生存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西藏深度贫困的主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地处极高海拔地区的西藏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乃至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通过精准扶贫,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条件明显改善,既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西藏经济社会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明确的“四件大事”,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四个创建”目标,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对此,徐伍达说,在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西藏要立足青藏高原特有资源禀赋,找准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32.6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28倍,年均增长8.6%,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通过“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完成现代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按照建设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要求,打造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重点发展青稞产业、优质畜牧业、设施农业,告别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老路。坚守生态安全红线,按照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要求,重点推动绿色矿业、天然饮用水和民族手工业发展,做大做强清洁能源接续基地。全面建设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一系列旅游品牌和一大批特色文化项目走向市场。
“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徐伍达说,近年来,西藏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加强,生态惠民有力有效,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西藏将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通过生态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脆弱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使贫困地区生态保护水平明显提升,守护了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徐伍达说,西藏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必须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