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突出“四个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作者: 来源:阿里地区民宗局 发布时间:2024-04-30

2024年以来,阿里地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精心谋划、强力推进。突出在“四个坚持”上下功夫,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坚持在加强学习上争先进。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聚焦到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和刘江副书记在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上,坚持把思想教育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采取领导干部带着学、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基层党组织广泛学、党员干部自觉学、各族群众联系实际学方式共学习600余场,组织各类巡回宣讲、理论学习活动400余场次,受众0.83万余人次;推进“五个认同”增进工程教育等各类活动500场次,受众3.4万余人次;实施爱我中华“播种”行动135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坚持在贯彻落实上争先进。坚持把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推动中华文化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进入公共文化机构、基层文化阵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102场、中华文明礼仪17场。组织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学、音乐、舞蹈、小品、戏剧等作品,在各种文艺表演、演出中展示和展现,切实将中华文化深深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充分利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宣传180余场,引导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坚定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红色基因,开展边境“四个共同”长廊建设,挖掘整理、保护运用红色革命资源,充分发挥阿里分工委旧址纪念馆、改则县进藏先遣连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孔繁森精神等,讲好红色阿里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推动各民族团结一心、凝聚一体。


坚持在真抓实干上争先进。坚持“强站位、强机制、强宣传、强突破、强督导”工作思路,落实“挂图作战”和“一月一报告、一月一台账”工作机制,推动创建工作项目化、责任化、清单化。深入实施“关键少数”示范行动,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与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大力实施以“三心”促“三交”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工程,组织578名村(社区)干部、基层农牧民优秀代表、宗教界代表人士赴内地学习参观考察,积极打造“高原红石榴+”少数民族民族参观团品牌,推动阿里与内地密切交往交流交融。以“努增石榴籽工作室”为示范,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特色品牌,开展“吃团结饭、唱团结歌、说团结话”活动12场,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九进”工程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行动,培养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带头人614人,引导农牧民群众下载使用“藏译通”14793人,推动形成“同写规范字、同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以深入开展边境党建红色长廊工程和“五共五固”工作为载体,大力实施农牧区民族团结聚力行动和美丽边疆同心守护行动,凝聚党政军警民齐心协力,强边固防的强大合力,推进构建边境一线军民联防联控联治,确保边境安全,边防安宁、边疆稳固。


坚持在营造宣传氛围上争先进。强化主体责任,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主要领导同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创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带头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带头立足本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迅速开展行动,层层传导压力,不断巩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着眼大局、服务大局,立足阿里实际,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为契机,举办文艺汇演8场、书画摄影展3场、有奖知识问答等各种群众性活动150余场,积极宣传创建工作,利用“阿里融媒”等主流新媒体平台,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栏,多视角、全方位宣传报道全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1期,宣传到千家万户、延伸到各行各业,构成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