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知识百科>重要文献

大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作者: 来源:国家民委 发布时间:2019-03-28

大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回良玉

  今天,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指示精神,总结交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工作经验,部署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二○○五——二○一○年)》,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在十万人以下的民族有二十二个,共计六十三万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二十二个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些人口较少民族跨越几个社会发展阶段,成为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共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相当多。这二十二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十个省(区)的八十六个县、二百三十八个乡镇、六百四十个村。这些民族在人口、居住和生活等方面,有其共同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少、偏、差、穷”。“少”是指人口少,全部人口只占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千分之六,人口最少的民族只有几千人。“偏”是指绝大多数聚居在偏远农村,相当一部分在牧区,其中十多个民族在边疆地区,与国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差”是指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有的民族聚居的地方甚至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六百四十个村,不通公路的有一百四十五个,不通电的有九十个,不通邮的有二百七十四个,不通广播的有四百九十八个,看不上电视的有二百一十五个,不通电话的有二百七十九个,三百六十八个村没有安全饮用水。“穷”是指发展水平低,有些民族至今还处于整体贫困状态。在六百四十个村中,有三百四十五个贫困村,有十九万人属于绝对贫困人口,二十万人属于低收入人口;近五万户群众居住在茅草房和危旧房中,生活还十分困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二十二个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温家宝同志在全球扶贫大会上庄严承诺:到二○一○年,基本解决我国现有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加快全国二十二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力争先于其他同类地区实现减贫目标。

  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全面协调地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绝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如果在五十六个民族的祖国大家庭中,还有二十二个人口较少民族没有摆脱贫困,那就不能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目前从总体上看,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对这些民族的扶持,尽快提高他们的发展水平。

  第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边疆地区、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边境地区的巩固和安定。

  第三,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迫切要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尽管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只有六十三万人,但所代表的民族成分众多,占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百分之四十。解决了这六十三万人口的发展问题,就意味着二十二个民族得到了发展繁荣。因此,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缩小这些民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十分重要。改变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面貌,将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和各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现在,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中央作出这个决策,提出这个任务,实行“小民族、大政策”,搞好“小民族、大扶持”,促进“小民族、大发展”,是正确的、适时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既表达了人口较少民族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符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民族大团结、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从全局上、政治上考虑和安排好这项工作,大力推动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二、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扎实推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各项工作。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总的要求和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人口较少民族群众为基本对象,以改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重点,通过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或以上水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人口较少民族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在工作指导上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人口较少民族,民族成分多,分布地域广,文化习俗各异,自然条件不同。扶持工作要充分考虑民族特点、地域特点和发展基础。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落后,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水平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同时要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注重提高人口素质。三是坚持整村推进,扶持到户。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要规划到村,帮扶到户,一个村一个村地解决问题,重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整村脱贫,进而实现民族的整体脱贫和发展。四是坚持积极进取,讲求实效。一个民族的发展振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条件,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乘势而为,加快发展,又要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要扎实工作,不能搞花架子,搞所谓的“形象工程”。五是坚持国家扶持、发达地区支援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结合。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央的扶持和各方面的支援是必需的,也是应该的,但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各民族自身的发展能力。二十二个人口较少民族要坚持自立更生、艰苦奋斗,要以自己的努力,更好地求得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瓶颈”。要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从每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把着力点放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上。要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实施村村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的“四通”工程,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安居工程、基本农田(草场)建设工程。要一个村一个村地制定具体建设规划,并保证资金投入到位。在农村实施的“六小工程”,凡适合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和聚居村搞的,要优先安排、给予倾斜。

  (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这是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当地各方面的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一是大力发展农牧业和农牧产品加工业。加快品种改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力争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农牧业。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有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要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这些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以边民互市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许多人口较少民族与毗邻国家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在开放中促发展。四是支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条件的地区要通过易地搬迁等方式,将居住分散的人口适当集中,逐步形成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小城镇。注重发展小城镇经济,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五是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要优先安排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

  (三)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一些人口较少民族是从解放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农奴制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社会发育程度低,特别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比较落后,这是制约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一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根本。要如期完成“两基”攻坚计划,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将人口较少民族“两基”攻坚优先纳入有关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给予重点支持;将人口较少民族所在乡镇寄宿制学校的新建和改扩建,优先纳入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重点安排。认真落实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使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二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这直接关系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要加强人口较少民族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支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乡镇建设好一所公立卫生院,承担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现在还有一半以上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村没有卫生室,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到每个村至少有一个卫生室。要优先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努力解决各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地方病、传染病相当严重,有的甚至威胁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切实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做好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和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要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政策,鼓励人口较少民族优生优育。三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的建设力度,解决边远地区基层群众看电视难、听广播难、文化活动场所少等问题,努力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注意保护人口较少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四)大力培养人口较少民族各类人才。人才是民族繁荣发展的希望所在。要把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大批懂市场、会经营的各种能人和致富能手。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人口较少民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要加强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的培养,特别要搞好乡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进步的带头人。要加强农村牧区适用技术推广工作,力争使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得和掌握一门适用技术的“明白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移风易俗,改变某些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总之,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要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到”:即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室或卫生所、有安全的人畜饮用水、有安居房、有稳定解决温饱的基本农田或牧场;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纯收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扶贫开发纲要和“两基”攻坚计划提出的要求。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中央决心已定,工作目标也已明确,政策措施已经出台,现在关键是抓好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部门,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按照“国家扶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整村推进”的方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协调配合,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有关省(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加强领导是关键。近几年来,各地高度重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有关的省(区)市(州、盟)县(市、旗)都要继续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同志要把改变人口较少民族贫困落后面貌作为政治责任。人口较少民族所在县(市、旗)的县(市、旗)长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制定专项规划、落实专项资金、指定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要以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为单位,把要做的事一件一件地理清楚,一件一件地抓落实。要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基层组织建设,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充实到有关乡镇和村委会,带领广大群众苦干实干,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部门都有责任,都有任务。多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使各民族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次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考虑,决定对二十二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进行全面扶持,各部门都要根据中央的部署和国务院批准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二○○五——二○一○年)》,明确本部门责任和任务。中央财政从二○○二年起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今年又增加七千万元,达到一亿一千二百万元,今后还将继续增加;发展改革委今后五年将安排十亿元专项建设资金,用于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办已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三百四十五个贫困村全部纳入国家整村推进规划并将优先启动。各部门都要各司其职,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任务列入本部门的“十一五”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且要在资金上、项目上给予倾斜,加大帮扶的力度;同时,还要支持和督促地方相关部门把项目实施好,切实取得效益。各部门承担的任务,承诺的项目,都要按时完成。把这六十三万人口的事情办好,涉及二十二个民族,是一项德政、善事。各部门一定要同心合力,努力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三)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大企业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人口较少民族绝大多数地处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也让我们向二十二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敬意和问候。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祖国大家庭团结和睦的具体体现。帮助兄弟民族加快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务院提出,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大企业要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要通过一对一帮扶、援建相关项目、开展社会捐助等方式,支援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社会各方面都要为人口较少民族办实事,办好事,办各族群众欢迎、社会称道的事。二十二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不多,只要各方面齐心协力,伸出援助之手,就一定能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国家民委和发展改革委要牵头做好对口支援的组织协调工作。

  (四)加强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合力。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国家民委及各地民族工作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二○○五——二○一○年)》确定的任务如期完成。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注:这是回良玉同志在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