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手足情 石榴花开别样红 ——林芝市纪委监委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纪实
林芝市纪委监委机关是一个由15个省(市、区)的汉、藏、满、门巴、羌等多个民族和僜人组成的大家庭。多年来,林芝市纪委监委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在委机关和驻村点两手抓两手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发扬了团结友爱的好传统,唱响了团结进步的主旋律,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民族团结美好画卷。
忧民所忧:架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连心桥
2015年5月的一个深夜,嘎腰村熟睡的僜人群众松下龙被一阵浓烈的烟味呛醒,看到自己家房子失火,松下龙急忙呼喊着叫醒家人冲出了屋子。听到动静的村民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相继在梦中惊醒,携带瓢盆迅速前往着火地点进行扑火。由于火势迅猛,虽然大家合力奋战几个小时成功灭火,但松下龙家的房屋已被烧得面目全非。
“不身临其境,你根本不知道他家有多惨……”,原嘎腰村党支部书记青坚说:“要不是工作队队员和村民及时赶来,他家连一双筷子都不会剩下”。
火灾发生后,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向市纪委监委领导进行汇报,并按照市纪委监委领导指示,及时进行救助,确保松下龙一家灾后有地方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在了解到松下龙一家粮食比较短缺的情况后,工作队积极组织全村干部群众和邻村竹尼藏族村的村民捐助了2000余斤稻谷,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同时,市纪委监委为松下龙一家解决了8万元的建房资金。在市纪委监委全体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邻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松下龙一家很快从灾后的悲伤中走了出来,重新振作起来,着手选址修建新房。2016年的春节前夕,松下龙一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像这样的事例在市纪委监委还有很多。竹尼村群众就医有困难,市纪委监委协调市县卫生部门为该村医务室解决了价值4000余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并协调市农培办对竹尼村的村医进行了业务培训。竹尼村群众格桑次列的女儿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市纪委监委干部便发动社会力量为其募捐了10万余元的医疗费用。村民扎扎发生车祸,市纪委监委及时安排干部前往看望慰问,并筹措资金2.6万元,用于治病所需……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市纪委监委先后为联系点群众办实事解难事80余件,折合资金247.822万元。
想民所想:奏响滋养初心、结对认亲和谐曲
6月11日,市委常委、市纪委监委书记喻昌轻车简从,来到他结对“亲戚”玉珍家,对她进行亲切慰问、促膝交谈,拉家常、话桑麻、聊致富、谋发展,“一家人”笑逐颜开、其乐融融。
结一次亲,结一生情。在市纪委监委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市纪委监委干部每年深入察隅县下察隅镇嘎腰僜人村、竹尼藏族村帮扶对象家中了解相关情况、看望慰问,特别是在每年元旦、春节、藏历年“三大节日”期间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大家心越走越近,情谊越来越浓。在今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为贫困户爱心捐款活动;开展“爱心点燃希望、真情传递温暖”爱心慰问活动,为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赠送价值26000元的运动鞋,还有部分家属自发为孩子们赠送学习书籍等,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市纪委监委先后有110余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竹尼、嘎腰两村群众50多户,投入帮扶资金10万余元。
盼民所盼:拓宽繁荣村庄、项目利民致富路
深秋的下察隅镇,瓜果飘香,稻谷金黄。
一个周末的清晨,市纪委监委驻嘎腰村工作队员和僜人群众早早起床,去天麻基地采挖天麻,劳动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人们一个个笑逐颜开,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嘎腰村天麻基地是市纪委监委协调市民宗局为该村申请的兴边富民项目,仅此一项,就为嘎腰村集体增收36370元,一举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长期以来,林芝市纪委监委以推动驻村点经济发展繁荣为抓手,大力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为解决嘎腰、竹尼2个驻村点群众收割庄稼困难,市纪委监委协调援藏经费18万元为两村群众购买了8台收割机,帮助解决了两村群众人工收割庄稼的难题,提高了收割效率质量,节约了劳动成本,增加了群众收入。组织两村群众开展劳务输出25人,增加现金收入5.35万余元;扶持嘎腰村3户村民发展天麻种植,户均增收9500余元……两年来,市纪委监委先后协调相关部门为竹尼、嘎腰两个驻村点申请到鱼塘养殖、油茶基地、天麻种植、茶叶种植等项目10余个,资金181万元,为两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乐民所乐:演绎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文化会
旌旗飘扬,歌声嘹亮。一阵阵欢声笑语,从竹尼村的文化广场传出,这是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和该村群众的藏历新年 “村晚”现场,一个个精彩的乡土节目,既接地气,又乐群众,吸引了十里八村的群众前往观看。随后不久,同样热闹的场面又在嘎腰村上演。如今,举办“村晚”已经是市纪委监委加强民族团结,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的保留节目。截至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9年。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在驻村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文艺联谊活动,在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中促进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交往交流交融,深化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受到驻村点群众的普遍欢迎。两年来,市纪委监委先后举办相关活动15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5600余人次。同时,还为嘎腰村僜人群众建立“僜人之家”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僜人文化方面的文章、歌舞视频等,宣传弘扬了僜人文化。
融会贯通:攀登民族团结、共同进步思想山
领导高度重视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前提。市委常委、市纪委监委书记喻昌认真履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第一责任责任,负总责、带头抓、亲自抓。分管领导履行“一岗双责”,具体抓、经常抓、深入抓,委各部室共同抓、协力抓、齐心抓,在委机关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强化思想引导是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单位始终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采取召开市纪委监委监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委机关干部职工大会、支部学习会议、“两微一网”等,大力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宣传相关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民族法规,宣传近年来涌现出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教育、引导委机关和驻村点干部群众向先进典型学习,像先进那样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美丽家园,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珍惜民族团结,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思想深入人心。注重培养党的民族好干部是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高度重视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熟悉民族工作的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将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为两个驻村点的第一书记,先后选派八批42名优秀干部开展驻村工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坚力量。
通过多年的努力,林芝市纪委监委民族团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纪委监委多次荣获“林芝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集体”称号,1名同志荣获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个人”称号,3名同志荣获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个人”称号。现如今,委机关各族干部亲如一家、机关干部和联系点群众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管是汉族干部,还是藏族群众、僜人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蔚然成风。